如果,時代的轉變帶來了生活上的方便和進步,
那麼,經過時間的洗禮的古老建築,是否可以賦予它新的生命,讓其再度發光發熱呢?
以前的建築技術沒現在這麼發達,以前的交通建築,皆只能往上面跨過其他的建設,
像是高雄駁二,為了跨過以往運物資的火車鐵路,而修築的鐵橋,
以往鼓山的居民們往返鼓山與高雄其他市區時,皆會利用此座鐵橋,可以說是重要的交通要道,
還有為了跨過高屏溪,修築了給火車行走的這座大樹鐵橋,
以往為了高屏溪兩側運送物資和人員的運輸上的便利和迅速,當時的日本工程師飯田豐二主持了鐵橋的建造,總共耗時了三年才完成,
當時大樹鐵橋可被稱為亞洲第一長橋,亦稱東洋第一大鐵橋呢!
但在時代的變遷,時間的摧殘下,兩座鐵橋的必須性也被後來的建設慢慢地取代掉。
今天就先來介紹其中之一的 駁二公園路舊鐵橋(天空雲台)
高雄從以往的工業都市,漸漸的轉變為觀光都市,各處都在發展文創、觀光事業,
像是駁二藝術特區的產生,引來了許許多多的年輕學子們,在此處發展他們的文創新點子,
各個倉庫也轉變成了一個個展覽館,從大勇倉庫群到大義倉庫群,接著又開發了蓬萊倉庫群,
觀光的建設、文化的萌芽、文創的溫床,就從此處開始發酵~
也因為如此,以往運送物資的火車鐵軌已沒在使用,舊有鐵路改造成了單車步道,
一部分舊有的鐵軌加上火車車頭變成了駁二鐵道園區,連車站都成為了打狗鐵道故事館,
這是火車軌道的轉轍器,用來將火車轉換到另一個軌道時用的,
也就是有了這個設施,才能實現火車的調整與調度。
如果鐵路已沒在使用,那鐵橋呢?
是的,其實一開始鐵橋還是有持續在使用的,但後來因為考慮到必須性已不存在,且替代的交通要道也已完成,因此就將其拆除,
另外賦予它新的樣貌和生命,將鐵橋的頭尾端水泥道路部分拆除,只留中間鋼構部分,也許因為是港都,所以將它設計成了一個船的形狀,
中間有著雲朵意象的白色造景,命名為天空雲台,以往車來攘往的鐵橋,搖身一變成了現在賞景聊天的另一去處,
以往他扛著的是人們的忙碌生活,現在扛著的是人們的快樂和夢想。
(此為2015高雄燈會藝術節造景之一)
高雄駁二天空雲台
留言列表